后达内时代,下一个职业教育龙头会是谁?
图片来源于 pixabay
序言:2016年对职业教育来讲是不平静的一年,接连数起亿级融资事件发生;近期又有两起亿级融资已敲定,不久就会有消息公布。资本天生具有逐利属性,这么大规模的资本介入,一定是看到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机会。那么“后达内时代”,下一个职业教育的产业巨头会出现在哪里?
笔者认为:下一波职业教育行业变革的机会来自于“高校自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的需求”爆发式增长,能够为其提供对应教育服务的企业将会快速成长为行业级公司。
2015年8月,《公司》杂志发布了一份该年度增长最快的500强企业名录,这些企业的增长率高达上千个百分点。尽管这些企业的业务各异,但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点:敏锐感知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将“产业发展周期”与“企业经营节奏”有机结合起来。
拿互联网行业举例,下面这张图是PC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上市时间轴,可以看到PC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分为了2000年,2006年,2011年三个阶段:
阶段1:2000年前后主要是门户网站上市
那个年代,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率都非常低,只有社会的精英阶层才能够用上互联网,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主要是获取资讯和提升效率,伴随着他们的需求,拥有新闻和邮箱的门户网站纷纷崛起;
阶段2:2006年前后主要是社交,娱乐等互联网企业上市
这个阶段,网吧的兴起,极大的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大量的年轻人开始使用互联网,他们的需求主要是社交和娱乐,伴随着这部分需求,社交和娱乐类的企业高速发展并纷纷上市;
阶段3:2011年前后主要是各类电商消费类互联网企业上市
中国的第一批普通网民主要是2006年左右进入网吧的年轻人,当时大都是十五六岁,随着这部分拥有良好上网习惯的用户逐渐具备了消费能力,网购行为自然就会爆发式增长,电商消费类互联网公司纷纷崛起;
下面看两个具体的公司,先看阿里巴巴:
从这张图中看到从2004年-2013年,短短9年时间:
国内人均GDP从1000多美金, 快速上涨到了6500美金;
国内互联网普及率从不到8%, 快速上涨到了接近50%;
淘宝网交易额从23亿人民币, 增长到 15410亿;
“人均GDP”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阿里正是乘着这列高速列车飞速发展到了现在。
再看看下面这张图:
从图中看到从2006年开始,网吧、单位、学校三个场所的上网人数变化不大,而“家庭上网人数”增长了近600%;“360安全卫士”正是抓住了这波机会快速崛起:
和在网吧上网不同,当人们在家里上网时,网络安全便成了刚性需求,于是免费杀毒软件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的窗口期。在这之前即使有杀毒软件公司免费,也不会有海量用户去安装,从而无法形成用户规模,继而支撑后续的商业模式(360的商业模式涉及到两次交叉补贴,从“安全卫士”到“浏览器”再到“网址导航”的流量分发模式)。
从上面两个案例不难看出:一家公司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企业是否准确识别“产业发展周期”,并将自身业务与其有机的结合起来;
要想弄明白职业教育产业的核心驱动因素,就要从其产业发展历程看,下面这张图是职业教育的产业周期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产业的核心驱动因素有两个:“政策”与“需求”。
(1) 大周期看“政策”:
职业教育两次大的政策变革分别是“就业市场化”和“高校扩招”。这两项政策使“需求侧”产生了结构性变化,从而驱动了产业周期。
就业市场化:96年之前人们的工作都是分配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推出就业市场化相关政策,大量“高考落榜生”参加就业培训的需求爆发,布局在这个领域的企业得到了高速成长。典型代表就是北大青鸟:2008年全国高考落榜生达到了顶峰:451万人,北大青鸟也达到了240家分校,20亿营收的体量。
然而从2008年的240家分校到目前仅有10余个校区,从IT教育市场份额占39.8%到被遗忘,从年营业额20亿元到不值一提,北大青鸟用了不到5年时间。个中缘由众说纷纭,但有一个数据不容忽视:2008年高考落榜生达到了451万,而2009年急速下降到289万,之后逐年下降,直到现在不到200万;“高考落榜生”数量的急剧减少直接影响了北大青鸟的生源,从而导致了业绩的下滑。
高校扩招:“高考落榜生”数量的减少正是源于另一项国家政策—“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从02年的145万,增长到现在的759万,这一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培训的需求快速增长,布局在大学生就业培训领域的“达内科技”快速崛起。
不难看出,职业教育产业格局的更迭来自于政策导向下的需求侧结构性变化。即:“人力”和“教育”政策驱动了“初级就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带来产业格局的变革;
(2) 小周期看“需求”: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职业教育的品类发展取决于社会认知与社会需求的变化。
2000年前后,社会对汽修、厨师等工种的需求较高,类似新东方厨师学校的发展就比较好;2010年开始iphone的火爆带动了iOS培训的快速增长,现在H5、VR、AR等品类的培训又火爆起来。
公务员考试的数据相对公开,这里拿它举例:从图中可以看到,2006年到2010年,短短4年间,公考人数翻了三倍,而这个时间段也是中公和华图发展最快的时期。不难看出:社会需求决定了培训品类的周期性变革;
总结一下:在职业教育领域,“国家政策”驱动了产业格局变革的周期,“社会需求”驱动了培训品类更迭的周期;
那么下一轮产业格局变革的驱动力来自于哪呢?
想要探究新一轮职业教育产业格局变革的机会,就一定要从国家在教育和人力资源两个维度上最新颁布的政策着手。我们遍历了近3年国家有关人力资源,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共计272份。通过系统分析这些政策文件,不难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这份文件正式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定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将职业教育与国家发展提到了同一高度。不难理解,在当下的经济和人口基本面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下的中国的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
(1)人才结构问题: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的人才需求相背离;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急需的产品经理,在学校中根本没有对应的专业;
(2)人才质量问题:学校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的职位要求相背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背离;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重大问题,更好的执行国务院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与其他部委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
2015年7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相应的指导思想,配套政策以及推进机制;
2015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举措,政策和措施;
2016年3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除了上述重要文件外,教育部,高教司,职成司接连发布了200多份政策文件,均是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细化落地,包括了具体的要求,以及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近200多份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到,教育部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性。并且教育部对学校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而很多要求依靠学校自身是无法达成的,但同时国家配套了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学校对于自身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围绕学校这部分需求提供教育服务的企业将会把握住这波机会高速发展。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这一波职业教育行业变革的机会来自于“高校自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的需求”爆发式增长,能够为其提供对应“教育服务”的企业将会快速成长为行业级公司。从去年开始,我们接触了该领域的几家公司后发现,其2015年和2016年的业绩有明显的增长,某些企业的净利润甚至达到了300%以上的增长率,从侧面也印证了该结论。
同时,这一轮产业周期有其特殊性:
(1) 确定性市场需求的填充,导致产业格局形成的窗口期确定;(国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时间确定在2020年前后);
(2) 资本的大规模投入,使行业从“无争—>充分竞争”的周期加快;(据统计2014年—2016年,职业教育领域投资并购时间102起,涉及金额数十亿);
(3) 本轮需求的主体从C端变为B端,导致行业进入门槛提升;“行业终局”将会是5-6家拥有高校资源和产业背景的巨头企业,CR6将会超过70%;
至此,对于职业教育新一轮产业周期的分析完毕。对于一家希望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需要基于产业周期的理解对“行业终局”做出判断,从而倒推现有的“业务模式”,继而决定当下的“经营策略”和“经营节奏”。后续我还将会结合上述产业周期的判断对行业终局和业务模式做一个分析,欢迎业内同仁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周林浩,教育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丹诚资本做职业教育领域投资&并购,微信号:zhoulinhao5)。
作者:周林浩
© jiemodui.com